【资料图】
探秘北京老城南大门
“北京中轴线”系列活动
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发端。它南起永定门,北至钟鼓楼,串联起外城、内城、皇城和宫城四重城,历经元、明、清三代,又从民国延续到新中国,传承发展至今,已有750余年历史。2023年3月18日,金融街少年宫“北京中轴线”系列活动正式启动,带领40名学生及家长探秘北京中轴线最南端—永定门城楼。
燕墩的所在位置和中轴线是否是同一个方位,中轴线是否发生过偏移?带着这样的问题,大家跟随史宁老师的脚步,来到南中轴线上的历史遗存—燕墩前方。燕墩又称“烟墩”,是一座上窄下宽、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。史老师讲到,元、明两代北京有“五镇”之说,“燕墩”即为南方之镇,因南方在“五行”中属火,故堆烽火台以应之,因此又名“烟墩”。
来到永定门城楼广场上,因正在修缮的缘故,没能见到城楼真容,但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踏勘这座南中轴的标志性建筑。作为明、清两代王朝都城的外城城门,它曾经有着“国门”的功用和威严。在这里,同学们开展了两项互动活动:根据历史的照片和现代实景,寻找老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水系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通过广场上铺设的石材和城砖的组合,推断出永定门箭楼和瓮城曾经的位置。此时,同学们产生了一个疑问,按照这个位置推断,发现瓮城的一角恰好在护城河里。史老师解释到,乾隆年间护城河在这里拐弯,但后来河道被改道了,变成直的了,瓮城原址就在河道里了。
作为南中轴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之一的永定门城楼北侧出土了御道,并于2021年成功“晋级”为一项独立的市级文物。大家沿中间石板、两侧灰砖的御道而行,打卡了“里程星”、“农业为本”、“敬天勤民”等地标和两坛夹天街的重要文化景观。两旁的坛墙和永定门交相辉映,大家漫步在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上,感受着北京老城散发的魅力。
中华传统文化以“中”为尊,中轴线不仅是中华物质文明的历史见证,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。本次活动同学现场感受到了永定门的恢弘之美、建筑形制和文化含义,大家纷纷表示,期待下一次的“文化之旅”。
金融街少年宫
扫码关注我们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